什么是人鼻病毒?感染这个病毒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呢?
<< 糖尿病防治核心知识
保护牙齿,从第一颗开始 >>
其实,人鼻病毒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被发现,这个病毒分为A、B、C三个物种,每个物种分为多个血清型,是人类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不同型的鼻病毒之间很少有交叉保护,所以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容易反复感染,而且四季均有流行,是引起我们成人和儿童普通感冒中最常见的病毒。此外,它也可以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有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等。人鼻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室温下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正常皮肤上可存活2小时,可通过手引入周围环境。感染后潜伏期12小时-5天,大多在48小时左右。
1.传播方式
空气飞沫:主要的传播方式,通过吸入感染者咳嗽,喷嚏时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感染。接触传播:鼻内和结膜接触感染是人鼻病毒感染的常见方式。通过器物-手-鼻的接触传播,简单来说手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感染者被污染的双手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就可以发生传播,所以预防感染洗手很重要,包括感染者在接触了自己口鼻后洗手,可以减少通过手将病毒带到周围环境中造成他人的感染。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有少部分患者咳嗽持续时间可达2周;也可导致中耳炎,鼻窦炎;小年龄儿童可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部分患儿会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比如其他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等,导致疾病加重和病程延长。此外,生命早期的鼻病毒感染还可以促发过敏性炎症,导致哮喘发生的风险增加,在大年龄儿童中,病毒感染削弱了气道上皮的屏障功能,导致变应原吸收增加,增加了原有哮喘的患者发生哮喘急性发作的概率。所以人鼻病毒感染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诊断
除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鼻咽部分泌物的核酸检测,要注意的是鼻病毒存在定值的可能,所以即便检测阳性,也不一定代表存在感染,结果还是得由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4.治疗
该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多数可以自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充分的休息,饮食易消化,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水分,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等,如果发生了严重的喘息或者重症肺炎等,则需要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5.预防措施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员嘈杂,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平时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身体活动以增强抗病能力。
医生提醒: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多数的儿童鼻病毒感染预后良好,但是小部分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喘息,特别是原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有可能出现哮喘急性发作,部分免疫力不佳的患儿会出现混合感染,表现持续的高热,食欲精神不佳,咳嗽加重等,因此当患儿出现高热反复,咳嗽加重,喘息,进食减少,活动减少等表现需要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转载自-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