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是什么?
<< 医院精细化运维有哪些新的任务和挑战?
3月23-25日,第五届京津冀医院建设论坛暨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公益行京津冀站即将开幕 >>
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标》),围绕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等五大方面,各细化为18个和24个具体定性、定量项目,供各地对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国家卫健委指出,《评价指标》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指标基础上,紧密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设计,并与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机结合,按照指标精炼、可操作、可衡量的原则,充分考虑公立医院资源消耗、专科服务能力建设等内容,制定了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等五个方面的指标。
(一)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干部人才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夯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衔接《意见》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的工作要求。

(二)能力提升。引导公立医院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改进医疗质量,补齐专业专科短板,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衔接《意见》中“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与“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的工作要求。
(三)结构优化。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衔接《意见》中“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与“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工作要求。

(四)创新增效。强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衔接《意见》中“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和“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的工作要求。
(五)文化聚力。引导公立医院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衔接《意见》中“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工作要求。

五大方面指标中,公立医院共细分18项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等3个定性指标和出院手术患者微创手术占比等15个定量指标;公立中医医院共细分24项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等3个定性指标和中药饮片使用率等15个定量指标。
自2022年起,国家卫健委将使用《评价指标》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评价分析,其他医院的评价工作由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除特殊说明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对象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评价工作按照年度实施,数据时间范围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