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心血管疾病多发,哪些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该如何应对?
<< 盛夏来临,在出行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
为什么秋季容易诱发鼻出血?应该怎么应对? >>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多发季节,尤其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秋季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慌、四肢麻木等症状,哪些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该如何应对?
到了秋冬季了,哪些是危险的心血管病?我们在中国最常见的,就是脑卒中,俗话说的中风。中风就是血管破裂、血管出血,或者心脏血栓经过血液到脑子里。表现是什么?第一,最常见的是肢体不能运动,一侧的肢体,上肢、下肢不能运动,或者口角歪斜、流口水,说话说不利索,更严重的,直接严重到头痛、头晕甚至昏迷。这种脑卒中,尤其是急性的发作,极其危险,重的这一次就要命,轻的也会有后遗症。特别轻的只有1/3,肢体运动能够完全恢复,但是这只有1/3。除了这些,两年之内1/3会导致死亡,1/3会遗留肢体运动障碍,或者说话语言障碍的后遗症。所以一旦你怀疑发生脑卒中,病人还有家属都应该知道,要争分夺秒地把他送到大医院的急诊科。为什么?到了急诊科,用最快的方式做手术,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穿刺,放一个导管到脑子里面把血栓取出来,病人可能很快就恢复好了,胳膊、腿就能动了,这是救命的,还可以减少后遗症。还有一些可以做溶栓治疗,把血液打上溶栓药,让血栓化掉。所以最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前两个,一个是中风,中风是大家要有概念,争分夺秒地打120到大医院,小医院做不了这个手术。
第二个危险是心肌梗死或者不稳定的冠心病,叫急性冠脉综合征。什么叫急性心梗呢?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血管的病变、斑块不稳定导致心肌坏死了。心肌梗死一次有30%的死亡率。当我们到了医院,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降到了5%,我们经常看到新闻,某某病人或者听到一些亲友、朋友突然去世了,50、60、70多岁,这些猝死,绝大多数都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有什么表现?胸口剧烈地疼痛,或者说胸闷,就像压了一个大石头一样,这种情况下,10分钟、20分钟还不好,患者就要知道可能发生心梗了,这时候和脑卒中一样,打电话,家里人争分夺秒到医院,到了医院就安全了。同时,到了医院可以紧急放支架,就像脑中风一样,紧急放支架不但能救命,还可以减少将来心力衰竭后遗症。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的冠心病也可能是有危险的,平时运动,包括你有冠心病,放了支架或者吃药,每天可以慢跑步或者快步走几公里。但是现在你突然发现,走路600米、800米,胸口憋闷或者疼痛,一般叫心绞痛,心绞痛不一定是疼,憋、闷都算,这种情况休息两分钟就好了,明天同样速度慢跑步、快步走,一模一样,到了800米、600米又来了,这就说明你出现了心绞痛,过去的药物不够用了,你需要到医院加强药物治疗,或者放支架。出现了不能解释的胸口憋、闷、疼,十分钟还不好,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你今天或者最近就要心梗了,当天立刻到急诊,你多去十趟急诊避免一次心梗都值得做。同时,本来慢步、跑步、快步走没有出现症状,而现在出现症状了,意味着最近几天要到医院看病了,因为心绞痛在加重。
第三方面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得过心梗,年龄大了,或者原来有高血压,心脏扩大了。什么表现呢?就是心衰,夜里睡觉躺不平,后半夜要坐起来,过去夜里起来去洗手间,老年人说“起夜”,但是年龄大了,可能要去洗手间一次,实际上一般叫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是夜间心衰加重了,躺了一定时间必须坐起来,呼吸增加减少叫肺瘀血,这种情况过去没有,而现在后半夜总是憋醒了,要坐起来,这就是左心衰加重了。
心衰还有一种表现,知道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有高血压、心脏扩大。但是过去一口气能爬三楼,快步走一口气能走2000米,但现在走上300米、500米就气喘吁吁,过去能上三楼现在上二楼就要休息,就是心衰加重了,这种情况下就要到医院找专家、找医生调药,加强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否则的话心衰急性加重达到肺水肿,憋得躺不平,这种急性发作会有生命危险。通常心脏病危险的最常见的三种情况,就是中风、心梗或冠心病加重和心衰加重,这些大家要有个基本的知识,就可以预防大部分,争分夺秒,有一个强烈的意识,危险就可以大幅度下降。
转载自-国家卫健委官网